檢索【
A000756 】(人名:1 筆,群組:0 筆) :
開啟漢語拼音注音輔助(滑鼠移到漢語拼音即可看到) 切換生卒年至西曆(預設為格里高曆)說明
知禮 A000756 別名 Alternative Names: [正體中文] 四明知禮,四明尊者,法智大師,四明法智,約言,智明,四明大法師
規範碼 ID No : A000756
舊編碼: B0829 生年 Birth: +0960-01-01 ~ +0960-12-31
卒年 Death: +1028-02-09
朝代 Dynasty: 北宋;
生卒年查詢字串 Birth-Death date Quote: 卒於:北宋, 仁宗, 天聖, 六年, 正月, 初五日,69歲
生年出處 Birthdate Reference: 依記錄推算。
卒年出處 Deathdate Reference: (X85n1594_p0707a12;佛光:3464)
天聖六年正月五日,年六十九(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卷 7〈宋故明州延慶寺法智大師行業碑〉)
性別 Gender: 男
是否為歷史人物 Historical Person: 是
註解(精簡) Notes(simple): 四明知禮法師,寶雲義通(927-988)禪師法嗣,天台宗十七祖。幼依興國寺洪選出家,後學天台教法于義通。淳化三年(991),主乾符。咸平六年(1003),日本國遣寂照持源信問目二十七條請答釋。長住四明延慶寺,世稱「四明尊者」、「四明大法師」。有《指要》、《妙宗》二鈔,《光明玄義拾遺記》、《大悲懺儀》等。法嗣有尚賢、本如、梵臻等多人。(佛光:3464;X85n1594_p0707a12)
註解(完整) Notes(full): 天台宗僧,字約言。四明人,俗姓金。七歲事太平興國寺洪選為師,十五受具戒,而專探律部。二十學天台教法于寶雲義通法師之席。初住承天寺,至道二年徙延慶。而一心講懺,幾四十餘載。天禧初年,結十僧修法華三昧,期滿三載共焚其身,時翰林楊億致書確請住世。其年詔賜紫袈裟,尋勅賜「法智」號。天聖六年正月五日結跏趺坐而逝,年六十九,臘五十四。(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卷 7〈宋故明州延慶寺法智大師行業碑〉、〈明州延慶寺傳天台教觀故法智大師塔銘〉;《人天寶鑑》卷 1) 作譯資料 : 觀音玄義記(T1727) 觀音義疏記(T1729)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(T1751)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(T1784)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會本(T1784-in) 金光明經文句記(T1786) 金光明經文句文句記(T1786-in) 十不二門指要鈔(T1928) 法智遺編觀心二百問(T1935) 四明十義書(T1936) 修懺要旨(T1937-in) 金光明最勝懺儀(T1946) 千手眼大悲心呪行法(T1950) 師徒關係 : [老師]
義通 (X85n1594_p0693a07)、(望月‧卷六‧附錄:032)[弟子]
尚賢 (望月‧卷六‧附錄:032)本如 (望月‧卷六‧附錄:032)梵臻 (望月‧卷六‧附錄:032)則全 (望月‧卷六‧附錄:032)慧才 (望月‧卷六‧附錄:032)文粲 (望月‧卷六‧附錄:032)慧舟 (望月‧卷六‧附錄:032)仁岳 (望月‧卷六‧附錄:032)著述、史傳、研究論文 Works: [研究論文]
Chan, Chi-wah. 1993. Chih-li (960-1028) and the Formation of Orthodoxy in the Sung--Tien-tai Tradition of Buddhism. LA: Ph.D.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. Jan, Yun-Hua. 1976. “Chih-li.” In The Sung Biography. Edited by H. Franke. Wisebaden: Franz Steinder Verlage. Lai, Whalen W. 1981 “Faith and Wisdom in the T'ien-t'ai Buddhist Tradition: A Letter by Ssu-ming Chih-li.” Journal of Dharma 6.3, pp. 283-298. Ra, Lang E. 1988. The T'ien-t'ai Philosophy of Non-duality: A Study in Chan-jan and Chih-li . Philadelphia: Temple University. 中山正晃 1966〈四明知礼と浄土教〉,《仏教文化研究所紀要》5,頁 99-103。 中山正晃 1966〈知礼と智円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29,頁 182-183。 井上恵宏 1921〈四明知礼の観心論に於ける創設〉,《大崎学報》61,頁 1-8。 井上恵宏 1922〈四明知礼の観心論に於ける創設(承前)〉,《大崎学報》63,頁 39-50。 佐々木俊道 1989〈証真と知礼に関する一考察〉,《駒沢大学大学院仏教学研究会年報》22,頁 19-25。 利根川浩行 1978〈四明知礼の授菩薩戒儀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53,頁 303-305。 吳文斌 1986〈知禮與指要鈔〉,《獅子吼》25.4,頁 26-29。 吳洲 1998〈智顗圓頓止觀的般若學特色及其逆覺義──兼論與「起信」、 華嚴、知禮諸家的差別〉,《鵝湖》276,頁 17-24。 吳聰敏 2003《知禮《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》研究》,臺中: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畢業論文。 吳苔綺(釋天禪)2007 《知禮精簡一念心與智旭對一念心之詮釋的對比研究》,臺北: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畢業論文。 呂淑玲 2000〈四明知礼の誓願観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96,頁 32-34。 塩入亮達 1961〈知礼と仁岳の交渉について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18,頁 144-145。 安藤俊雄 1968〈恵心僧都と四明知礼(上)〉,《仏教学セミナー》8,頁 1-16。 安藤俊雄 1969〈恵心僧都と四明知礼(下)〉,《仏教学セミナー》9,頁 15-24。 安藤俊雄 1983〈恵心僧都と四明知礼〉,《日本名僧論集》4,頁 114-141。 宮沢勘次 1993〈知礼の妙宗鈔と親鸞の往生思想との共通項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83,頁 276-278。 宮沢勘次 1994〈觀經疏妙宗鈔と大乘起信論〉,《印度學佛教學研究》85,頁 246-248。 宮沢勘次 1995〈觀經疏妙宗鈔の我國佛教思想にみる影響〉,《印度學佛教學研究》87,頁 120-123。 宮沢勘次 1998〈四明知礼の浄土思想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93,頁 62-71。 宮澤寬次 1997〈金光明經現疏記の懺悔思想〉,《印度學佛教學研究》91,頁 208-211。 平了照 1961〈指要鈔に見える舊本十不二門について〉,《印度學佛教學研究》17,頁 249-252。 張成林 2006〈知礼の蛣蜣六即説に関する一考察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110,頁 52-55。 張秉全 1995〈十七祖法智尊者知禮傳──天台宗列祖傳之十七〉,《臺州佛教》2,頁 32-34。 新田雅章 1991〈性具說と有の思想──四明知禮を中心として〉,《前田專學先生還曆記念《我の思想》》,東京:春秋社。 曾其海 1994〈天台宗山家派知禮的佛教哲學思想〉,《臺州師專學報》1,頁 58-64。 曾其海 1995〈山家派知禮的佛教哲學思想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252。 林鳴宇 1999〈四明知礼教学の研究(一)〉,《駒沢大学大学院仏教学研究会年報》32,頁135-150。 林鳴宇 2000〈四明知礼の《釈難扶宗記》の諸問題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97,頁 48-50。 林鳴宇 2000〈四明知礼教学の研究(二)〉,《駒沢大学大学院仏教学研究会年報》33,頁 57-72。 林鳴宇 2001〈《釈難扶宗記》管窺〉,《駒沢大学大学院仏教学研究会年報》34,頁 73-86。 林鳴宇 2001〈四明知礼集と伝える《金光明最勝懺儀》の諸問題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99,頁 160-162。 林鳴宇 2006〈《開幃試問四十二章》から見た宋初天台の問題意識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110,頁 38-42。 柏倉明裕 1989〈四明知礼の蛣蜣六即説〉,《大谷大学大学院研究紀要》6,頁 69-94。 柏倉明裕 1991〈四明知礼と慈雲遵式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79,頁 117-120。 森観涛 1937〈南岳、天台、章安、荊渓、知礼大師の年譜〉,《叡山学報》14。 武覚超 1979〈四明知礼と起信論──佛身論を中心に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54,頁 301-304。 池田魯参 1969〈《四明尊者教行録》に題す〉,《駒沢大学大学院仏教学研究会年報》3,頁 63-67。 池田魯参 1977〈四明知礼の皮肉髄得法説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51,頁 312-316。 池田魯参 1986〈四明知礼の生涯と著述〉,《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》100,頁 195-247 (L)。 洪淑卿 1997《論知禮〈十不二門指要鈔〉的妄心觀思想承傳》,臺北: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論文。 演培 1980〈知禮的實相論〉,《現代佛教學術叢刊》57,臺北:大乘文化。 演培譯 1962 〈知禮與緣起論系統的抉擇〉,《香港佛教》25,頁 9-11。 演培譯 1962 〈知禮與緣起論系統的抉擇〉,《香港佛教》27,頁 5-8。 牟宗三 1976〈天台宗的衰弱與中興〉,《 佛光學報》創刊號,頁 28-56。 玉城康四郎1958〈知礼の色具問題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11,頁 225-228。 王志遠 1987 〈知禮佛教哲學思想及其時代特徵〉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。 石垣源瞻 1937〈四明知禮の淨土教序説〉,《西山学報》9,頁 84-103。 石島尚雄 1983〈知礼の授菩薩戒儀について〉,《駒沢大学大学院仏教学研究会年報》16,頁 70-77。 福原隆善 1977〈善導教學と趙宋天台──特に知禮の淨土教をめぐって〉,《印度學佛教學研究》50,頁 259-262。 福島光哉 1991〈天台淨土教の二つの側面──知禮と遵式の念佛三昧論をめぐって〉,《佛教学セミナ》54,頁 1-14。 窪田哲正 2005〈知礼の「略観」修行説について〉,《天台学報》47,頁 141-147。 花野充道 2001〈知礼と本覚思想〉,《天台学報》43,頁 105-110。 蔡惠明 1988〈中興天台的知禮大師〉,《內明》199,頁 33-35。 蔡惠明 1996〈四明知禮與淨土法門〉,《臺州佛教》11,頁 31-33。 蔡惠明 1997〈知禮大師的淨土思想〉,《明倫月刊》272,頁 20-31。 蔡采玲 2008《知禮唯心浄土思想探討──以《妙宗鈔》為主》,新竹: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畢業論文。 郭梅、吳志翔 2005《四明尊者──知禮大師傳》,高雄:佛光。 釋佛智 1995〈天台宗高僧──知禮大師的生平及思想〉,《閩南佛學院學報》1,頁 51-56。 釋悟殷 2010〈北宋時代教禪之諍論──元照刻《淨土集》暨知禮《指要鈔》引生之紛爭〉,《福嚴會訊》26,頁 2-43。 釋慧岳 1995《知禮》,臺北:東大圖書。 鈴木宜邦 1975〈知礼における起信論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46,頁 160-161。 鈴木宜邦 1979〈知礼教学における《十義書》成立の意義(一)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54,頁 118-119。 鈴木宜邦 1980〈知礼教学における《十義書》成立の意義(二)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56,頁 261-263。 鈴木宣邦 1975〈四明知礼の修懺法〉,《駒沢大学大学院仏教学研究会年報》9,頁 107-118。 陳玉文 1989《四明知禮《釋難扶宗記》之研究》,臺北: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。 陳英善 1994〈孤山智圓的理具唯心思想及其對知禮之反批〉,《諦觀》76,頁 131-152。 高橋秀栄 1971〈関東天台と〈十不二門指要鈔〉〉,《金沢文庫研究》224,頁 1-16。 黃懺華 1982〈知禮〉,《中國佛教》2。 [史傳]
《人天寶鑑》卷 1 《佛祖統紀》卷 8、27、44、45 《八十八祖道影傳贊》卷 4 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卷 1〈尊者年譜〉 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卷 7〈宋故明州延慶寺法智大師行業碑〉、〈明州延慶寺傳天台教觀故法智大師塔銘〉、〈四明法智尊者實錄〉、〈尊者年譜〉 《補續高僧傳》卷 2 《釋門正統》卷 2 [著述]
《修懺要旨》一卷(《嘉興藏》冊4) 《別理隨緣二十問》一卷(收於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,《大正藏》T46) 《十不二門指要鈔》二卷(《大正藏》T46) 《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》一卷(《大正藏》T46) 《四明十義書》二卷(《大正藏》T46) 《天台教與起信論融會章》一卷(收於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,《大正藏》T46) 《對闡義鈔辨三用一十九問》一卷(收於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,《大正藏》T46) 《放生文》一卷(收於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,《大正藏》T46) 《法智遺編觀心二百問》一卷(繼忠集,《大正藏》T46) 《法智遺編解謗書》一卷(收於《四明仁岳異說叢書》,《卍續藏》X56) 《禮法華經儀式》一卷(《大正藏》T46) 《答日本國師二十七問》一卷(收於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,《大正藏》T46) 《答楊文公三問并書》一卷(收於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,《大正藏》T46) 《絳幃問答三十章》一卷(收於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,《大正藏》T46) 《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》五卷(《卍續藏》X22) 《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》一卷(《卍續藏》X22) 《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》一卷(《卍續藏》X22) 《觀音玄義記》四卷(《大正藏》T34) 《觀音義疏記》四卷(《大正藏》T34) 《釋請觀音疏中消伏三用》一卷(收於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,《大正藏》T46) 《釋難扶宗記》一卷(收於《四明仁岳異說叢書》,《卍續藏》X56) 《金光明最勝懺儀》一卷(《大正藏》T46) 《金光明經文句記》十二卷(《大正藏》T39) 《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》六卷(《大正藏》T39) 《開幃試問四十二章》一卷(收於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,《大正藏》T46) 《光明玄當體章問答偈》一卷 (遺失) 《光明玄續遺記》三卷 (遺失) 《大悲懺儀》一卷 (遺失) 《授菩薩戒儀》一卷 (遺失) 《發願文》一卷 (遺失) 《義例境觀五照》一卷 (遺失) 《觀音別行玄記》四卷 (遺失) 《輔行傳弘決題下注文》一卷 (遺失) 《金光明三昧儀》一卷 (遺失) 駐錫地(字串) Active at: 明州承天寺;明州延慶寺
SameAs: Occurs in: 問題回報(Feedback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