檢索【
A001681 】(人名:1 筆,群組:0 筆) :
開啟漢語拼音注音輔助(滑鼠移到漢語拼音即可看到) 切換生卒年至西曆(預設為格里高曆)說明
德清(dé qīng ) A001681 別名 Alternative Names: [正體中文] 憨山德清(
hān shān dé qīng ),憨山老人(
hān shān lǎo rén ),憨山清(
hān shān qīng ),弘覺禪師(
hóng jué chán shī ),憨山子(
hān shān zǐ ),澄印(
chéng yìn ),長干德清(
cháng gān dé qīng )
規範碼 ID No : A001681
舊編碼: B1865 分類 Category: 義解
生年 Birth: +1546-11-15
卒年 Death: +1623-11-03
朝代 Dynasty: 明;
生卒年查詢字串 Birth-Death date Quote: 生於:明, 世宗, 嘉靖, 二十五年, 十月, 十二日 卒於:明, 熹宗, 天啟, 三年, 十月, 十一日
生年出處 Birthdate Reference: 嘉靖丙午十月十二日。(J28, no. B219, p. 721, b22)
卒年出處 Deathdate Reference: 天啟三年十月十一日,世壽七十八(《憨山老人夢遊集》卷55〈大明海印憨山大師廬山五乳峰塔銘〉)
籍貫 From: 全椒(PL000000015750) 性別 Gender: 男
是否為歷史人物 Historical Person: 是
註解(精簡) Notes(simple): 全椒蔡氏。初禮西林寧薙髮,復從靈谷會受法,依明信受具。後遊方,與妙峰為友。萬曆元年(1573),遊五臺,見憨山奇秀,乃取之為號。歷住青州海印、曹溪寶林等寺。復被誣入獄,以私造寺罪,流放雷州,至交紫柏為其奔走平反。著作有《楞嚴經通議》、《法華通議》、《華嚴綱要》、《夢遊集》等。(X81n1568_p0163a20;祖燈.卷98:1876;佛光:6013;佛名:1005;
道影.卷4:42 ,2018.09.25)
註解(完整) Notes(full): 字澄印,號憨山,雲谷會禪師法嗣。金陵全椒人,俗姓蔡。七歲見叔母生子,又見叔死,即抱生死去來之疑。年十二,禮南京報恩寺西林寧公為師。時嘉興雲谷會,住棲霞報恩,師執侍甚勤,谷開發悟明心地,師即請西林剃落,盡燒所習外學,謁無極受具,聽講華嚴玄談有省。乙丑,谷結禪期於天界,舉師入堂,示以向上巴鼻。辛未,辭谷北遊。邸中閱《物不遷論》,至「梵志出家」頓了旋嵐偃岳之句、生死去來之疑。乙亥,禮文殊,結茅五臺之龍門。匡山徹空、雲棲蓮池,相繼入山,與師語契。癸未春,遁居東海牢山,恢復那羅延窟。丙戌,慈聖頒藏經布金造寺,賜額海印。丁亥工竣,即開爐韝。己丑,請藏至南京報恩,感寶墖放光。乙未,方士流言侵攘逮赴,詔獄按驗無實,坐以私創寺院。甲寅夏,慈聖賓天詔至,師返僧服。丁巳,建法雲寺於廬山五乳峰下,效遠公六時修淨業。天啟壬戌,復住曹溪。癸亥十月十一日端坐而逝,世壽七十八,僧臘六十。有夢遊集、經論註解二十餘種。(《徑石滴乳集》卷4;《高僧摘要》卷3) 師徒關係 : [老師]
法會 (明清序:165;X67n1308_p0511a12)
無極 《憨山老人夢遊集》卷19:「予十九薙髮,即從無極先師。」 http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X73n1456_p0597b10 [弟子]
若惺通炯 觀衡 《續燈正統目錄》卷1:「雲居顓愚禪師(憨山嗣悞列此)」(CBETA, X84, no. 1582, p. 407, a5 // Z 2B:17, p. 250, c2 // R144, p. 500, a2)超逸 《憨山老人夢遊集》卷19:「粵門人超逸,侍予最久,甘苦疾病患難。」 http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X73n1456_p0597a20 法乘 《常熟縣破山興福寺志.卷4.洞聞禪師》:「叅紫栢、憨山兩大師」(《中國佛寺史志彙刊》,第1輯,第35冊,頁0123)觀一海聞 《廬山志.卷9.觀一》:「適憨山清大師居五乳峯,執弟子禮……召入丈室,勉以精進。」(《中國佛寺史志彙刊》,第2輯,第18冊,頁0919)妙圓如本 《新續高僧傳》卷54:「嘗參憨山清,清有示妙圓禪者。」 http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B27n0151_p0398b14 雪嶺 《八十八祖道影傳贊》卷4:「其上首弟子……雪嶺峻等數十人。」 http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X86n1608_p0649c19 悟心融 《八十八祖道影傳贊》卷4:「其上首弟子……悟 心融。」 http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X86n1608_p0649c19 念純智一 憨山印可。 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f_others/patriarchs.v4/vol4.htm#p138 道忞 《五燈全書(第34卷-第120卷)》卷66:「參憨山清」 http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X82n1571_p0308a23 福善 《憨山老人夢遊集》卷53:「胡中丞公。請告歸田。攜其親之子。送出家為侍者。命名福善。」 http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X73n1456_p0838c11 善與 《憨山老人夢遊集》卷55:「終始相依於粵者善與」 http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X73n1456_p0852a12 皖舒 《憨山老人夢遊集》卷55:「菩薩戒弟子皖舒」 http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X73n1456_p0850b05 劉起相 《憨山老人夢遊集》卷2:「嶺南弟子劉起相」 http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X73n1456_p0468a20 著述、史傳、研究論文 Works: [研究論文]
Hsu, Sung-peng. 1970.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Han-shan Te-ch'ing (1546-1623) Pennsylvania :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. (Thesis- Ph. D.) Hsu, Sung-peng. 1979. A Buddhist Leader in Ming China: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Han-Shan Te-Ch'ing . Pennsylvania :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. Leong, Markus. 1994. Hanshan Deqing (1546-1623) on Buddhist Ethics. San Francisco: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. Tarrant, John. 1993. “Han Shan's Carousel.” 仇癲殊 1963〈憨山大師的生平及其詩〉,《菩提樹》133,頁 26-27, 29。 周祥鈺 2005《憨山大師禪修思想研究》,四川:四川大學畢業論文。 夏清瑕 1999〈憨山德清的淨土思想〉,《世界弘明哲學季刊》。 夏清瑕 2001〈從憨山和王陽明的《大學》解看晚明儒佛交融的內在深度〉,《河南師範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》2001.6,頁 10-14。 夏清瑕 2001〈憨山德清的三教一源論〉,《世界弘明哲學季刊》。 夏清瑕 2007《憨山大师佛学思想硏究》,上海:学林出版社。 大海 1989〈憨山大師與五台山〉,《五台山研究》1989.1。 岩城英規 1996〈憨山徳清の浄土思想〉,《東方》12,頁 96-111 (L)。 岩城英規 1997 〈憨山徳清の思想〉,《印度学仏教学研究》46.1,頁 222-226。 崔森 1997《憨山思想研究》,四川:四川聯合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畢業論文。 崔正森 1996〈憨山大師是明代五台山的一位著名高僧〉,《五臺山研究》1996.4,頁 17-23。 張學智 1995〈憨山德清的以佛解老莊〉,《道家文化研究》8。 張玲芳 1998《釋德清以佛解老莊思想之研究》,臺中: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畢業論文。 張馳 2000〈試比較天然函式與憨山德清對《楞嚴經》的詮釋〉,《第十一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》。 曉雲 1973〈讀晚明諸師遺集(1)憨山大師〉,《文藝復興》43,頁 23-28。 曾普信 1959〈憨山大師傳紀〉,《臺灣佛教》13.10,頁 13-14+9。 朱繼臣 2008《憨山德清以「宗」解「教」的思想》,蘇州:蘇州大學畢業論文。 李小平 1994〈應如是降伏其心──以憨山夢遊集中當機示教之法語為素材〉,第九屆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。 李小平 1996〈由「夢遊集」看憨山與紫柏大師之交誼〉,《第十屆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論文摘要》,頁48-50。 李懿純 2003 〈憨山德清「唯心識觀」試析──以「觀老莊影響論」發端〉,《問學集》12,頁 138-157。 李懿純 2003《憨山德清註莊之研究》,新北巿:淡江大學畢業論文。 李霞 2001〈憨山德清的三教融合論〉,《安徽史學》2001.1,頁 16-19。 林文彬 2001〈釋德清《觀老莊影響論》初探〉,《文史學報》31,頁 15-33。 林繼平 1980〈從陽明憨山之釋大學看儒佛疆界〉,《現代佛教學術叢刊》90,臺北:大乘文化,頁 239-260。 林順夫 2004〈推門落臼:試論憨山大師的《莊子內篇注》〉,《清華學報》34.2,頁 299-326。 江燦騰 1987 〈晚明佛教復興運動背景的考察──以憨山德清在金陵大報恩寺的磨鍊為例〉,《東方宗教研究》1,頁 189-202。 江燦騰 1990《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──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為中心》,台北:新文豐出版社。 江燦騰 1996 〈晚明憨山德清中興曹溪祖庭及其週邊問題〉,《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》28,頁 225-253。 河村孝照 1983 《德清著《起信論疏略》の資料的研究》,《東洋學研究》17,頁 7-28。 洪修平 1998〈明代四大高僧與三教合一〉,《佛學研究》7,頁 53-57。 熊琬 1985〈貫穿儒佛融通性相的憨山大師〉,《海潮音》66.11,頁 15-17。 王煜 1978〈釋德清(憨山老人)融攝儒道兩家思想以論佛性〉,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》9.1,頁 173-199。 王玲月 2004〈憨山大師三教合一的因緣(上)〉,《中國語文》95.3,頁 53-57。 王玲月 2004〈憨山大師三教合一的因緣(下)〉,《中國語文》95.4,頁 62-66。 王玲月 2004〈憨山大師註莊的孔子形象〉,《東方人文學誌》3.4,頁 133-150。 王玲月 2005《憨山大師的生死觀》,臺北巿:文津出版社。 王紅蕾 2010《憨山德清與晚明士林》,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。 王開府 1999 〈憨山德清儒佛會思想述評──兼論其對《大學》《中庸》之詮釋〉,《國文學報》281,頁 73-101。 荒木見悟 1980〈憨山徳清の思想通号〉,《池田末利博士古稀記念:東洋学論集》,頁 705-720。 葛靜萍 2007《憨山大師與晚明社會》,貴州:貴州大學畢業論文。 蔡惠明 1985〈禪淨雙修的憨山大師〉,《內明雜誌》154,頁 28-31。 蔡惠明 1996 〈德清大師的淨土思想〉,《明倫月刊》266,頁 20-31。 蔡振豐 2006〈憨山德清的禪悟經驗與他對老莊思想的理解〉,《法鼓人文學報》3,頁 211-234。 蔡纓勳 1986〈憨山「不真空論」解題之研析──僅就「真空不空」之此一 觀點而論〉,《中國佛教》30.1,頁 13-19。 蔡金昌 2003〈憨山德清《中庸直指》體用論探析〉,新竹市: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第十四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。 蔡金昌 2006 《 憨山大師的三教會通思想》, 臺北:文津出版社。 許中頤 2001《釋憨山《觀老莊影響論》的義理研究》,新北巿:華梵大學東方 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畢業文。 許志信 2008 〈憨山德清《憨山老人夢遊集》之「真心」與 「圓融」思想研究〉,《圓光佛學學報》13,頁 111-168。 谷懷 1973〈憨山大師論禪淨〉,《慧炬》111,頁 34-35。 趙春蘭 1998《從憨山德清思想探討其夢遊詩:以〈山居詩〉為重心》,新北巿: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畢業論文。 邱敏捷 2001〈憨山「莊子內篇注」之特色〉,《中國文化月刊》258,頁 69-95。 釋會雲 2008 《釋德清三教會通思想之研究──以《莊子內篇註》為中心》,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 釋聖嚴 1992《明末佛教研究》,臺北:東初出版社,頁 220-221, 231。(二版) 釋聖嚴 2000《禪門驪珠集》,臺北:東初出版社,頁 383-389。(二版一刷) 釋見曄 1997《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──以晚明四大師為中心》,嘉義:中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論文。 釋見曄 1998 〈以憨山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「復興」內涵〉,《中華佛學研究》2,頁 231-249。 陳松柏 1997《憨山禪學之研究──以自性為中心》,臺中: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論文。 陳松柏 2002〈憨山老學之思考方式與世間特質〉,《南開學報》7(上),頁 43+45-61。 陳松柏 2003〈憨山老學中「道」的多義性指涉與臨終關懷〉,《華梵大學第七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頁 148-162。 陳松柏 2004〈憨山《道德經解》中「道」之詮釋特質與價值定位〉,《南開學報》2.2,頁 223-238。 陳松柏 2010〈憨山《楞嚴懸鏡》思想試論──兼論其在大學通識教育的啟示〉,《明道通識論叢》9,頁 5-31。 陳松柏;周麗楨 2007〈晚明禪僧憨山生死學思想之義理特質──以海德格「在世能在」與「本真狀態」說為媒介〉,《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》1.2,頁 1-24。 陳永革 2003〈論晚明佛學的性相會通與禪教合流──以晚明佛教四大師為例〉,《普門學報》15。 陳運星 1991《儒道佛三教調合論之研究──以憨山德清的會通思想為例》,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 項東 1995《憨山大師傳──禪淨雙修振曹溪》,高雄: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。 高齡芬 2010〈憨山大師《老子解》之道論研究〉,《興大中文學報》27,頁 191-205。 黃國清 1998〈憨山大師的念佛禪思想〉,《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》5,頁 43-59。 黃國清 1999〈小乘實有論或大乘實相論──分析明末三大師的〈物不遷論〉解釋立場〉,《中華佛學學報》12,頁 393-409。 黃國清 2001〈憨山大師的禪淨調和論與念佛禪法門〉,《慈光禪學學報》2,頁 213-228。 [史傳]
《八十八祖道影傳贊》卷4〈憨山清禪師傳〉 《徑石滴乳集》卷4 《憨山老人夢遊集》卷55〈大明廬山五乳峰法雲禪寺前中興曹溪嗣法憨山大師塔銘〉 《憨山老人夢遊集》卷55〈大明海印憨山大師廬山五乳峰塔銘〉 《憨山老人夢遊集》卷55〈憨山大師傳〉 《角虎集》卷1 《高僧摘要》卷3 [著述]
《八十八祖道影傳贊》四卷(德清 述、高承埏 補,《卍續藏》X55) 《八識規矩通說》一卷(《卍續藏》X55) 《圓覺經直解》二卷(《卍續藏》X10) 《大乘起信論疏略》二卷(法藏 造疏、德清 纂略,《卍續藏》X55) 《憨山老人夢遊全集》五卷(《嘉興藏》J22) 《憨山老人夢遊集》五十五卷(《卍續藏》X73) 《楞伽補遺》一卷(《卍續藏》X17) 《楞嚴經懸鏡》一卷(《卍續藏》X12) 《楞嚴經通議》十卷(《卍續藏》X12) 《楞嚴經通議略科》一卷(《卍續藏》X12) 《法華經擊節》一卷(《卍續藏》X31) 《法華經通義》七卷(《卍續藏》X31) 《百法明門論論義》一卷(《卍續藏》X48) 《肇論略註》六卷(《卍續藏》X54) 《般若心經直說》一卷(《卍續藏》X26) 《華嚴綱要》八十卷(澄觀 疏義、德清 提挈,《卍續藏》X08) 《觀楞伽經記》八卷(《卍續藏》X17) 《起信論直解》二卷(《卍續藏》X45) 《金剛經決疑》一卷(《卍續藏》X25) 駐錫地(字串) Active at: 大明廬山五乳峰法雲禪寺;東海牢山
SameAs: Occurs in: 問題回報(Feedback)